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二)
發布時間:
2021-09-15
5預防與預警機制
1、公司每天24小時安排值班人員,加強危廢儲存間、噴漆工作間等的安全巡查、防火巡查等。對生產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污染源進行調查,掌握潛在污染源的基本情況,一旦發生事件,能迅速做出反應。
2、對危廢等危險品分區存放,設置固定裝置,做好環境風險標識,對油漆和稀釋劑的儲存和使用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安全。
3、定期對噴漆房粉塵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證各設備的正常運行。
4、公司要有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各重點部位配備手提、推車式滅火器。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開展生產事故信息的接收、報告、處理、發布工作。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趨勢和可能波及的范圍,對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由低到高分為Ⅲ級、Ⅱ級、Ⅰ級共三級。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對預警進行升級、降級或解除。當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危險目標所在車間內,為Ⅲ級預警;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擴散至車間外,有可能危及到危險目標以外的其他車間安全時,為Ⅱ級預警;突發環境事件影響擴散至公司外,危及企業全體員工和場外附近居民安全時,為Ⅰ級預警。
一、Ⅱ級、Ⅲ級預警行動,公司、車間應至少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做好突發事件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和事態跟蹤工作;
2、有關職能部門根據職責分工組織檢查應急隊伍、應急物資、后勤保障等準備工作,通知應急隊伍和相關人員隨時待命。
二、Ⅰ級預警行動,公司、車間應至少采取以下措施:
1、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開展應急值班,做好突發事故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和事態跟蹤工作,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及時報告事件信息;
2、各級應急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隨時對突發事故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預測發生突發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以及可能發生事故的級別;
3、落實相關部門單位事故防范措施,包括落實各級人員和部門值班室聯系電話、消防、醫療救護等部門聯系電話;
4、核查應急物資和設備,做好物資調撥準備;
5、有關職能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協調組織應急隊伍、應急物資、應急電源和后勤保障等處置準備工作;
6、應急指揮部成員迅速到位,及時掌握事故相關信息,研究部署處置工作;
7、應急隊伍和相關人員進入待命狀態。
公司應急辦公室可以根據預警階段事故發展趨勢,預警行動的效果,提出對預警級別調整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部批準后發布,同時做好上報、下達工作。
應急預警程序分為預警發布、預警調整與解除以及事件報告。
(1)對突發環境事件進行分析判斷,確認各種來源信息可能導致的環境污染程度,初步確定預警范圍并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由指揮部發布預警信息。
(2)預警警報發布后,公司應急指揮部各職能部門應當迅速做好有關準備工作,應急隊伍應當進入待命狀態。
(3)經對事故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或者經應急指揮部會商,事故得到控制或隱患已消除,可宣布預警結束。
根據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控制程度和發展態勢,當危害程度已超出發布預警范圍時,則應提高預警級別;當事故得到有效處置,危害程度明顯小于已發布預警范圍時,則應降低預警級別;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確認無繼續引發環境污染的可能性時解除預警狀態。預警的調整和解除信息通過廣播、通信等方式通知各應急處置組。
1、信息報告流程
(1)公司內部:公司設立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6612626,一旦發生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司值班人員,公司值班人員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企業負責人。公司應急指揮成員的手機實行24小時開機,發生緊急情況時通過手機聯系、傳達有關應急信息和命令;
(2)公司外部:公司主要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經指揮部確認環境事件等級后,應當于2小時內向泰山區人民政府環保部門報告。
(3)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區環保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環保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2、信息報告基本內容
(1)報告部門,報告時間;
- 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
- 預警級別,警示事項;
- 事態發展,已采取或將采取的措施;
- 其他需報告內容。
按照環境事件的類別、危害的程度、事故現場的位置及事故現場情況分析結果,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應急響應分為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
啟動三級響應:出現事件分級中一般環境事件(III級)的微小污染事故。利用本車間在崗人員或廠內應急力量能夠及時處理、解決的事故,啟動三級響應,運行現場處置方案。本車間及相鄰車間職工參與。由廠內應急救援小組實施搶救工作。
啟動二級響應:出現事件分級中較大環境事件,污染物能夠被攔截在廠區內,不進入外環境,為此需啟動二級響應,撥打119、110、120等急救電話,并迅速通知周邊友鄰單位,在啟動此預案的同時啟動一級預案,不失時機的對項目周邊居住區居民、廠區人員等進行應急疏散、救援,特別是下風向范圍內人員。周邊居民的疏散工作由廠內救援小組成員配合政府等部門組織,周圍企業人員疏散、救援由廠內救援小組成員配合各企業安全防范小組組織。友鄰單位、社會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領導小組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知安全、環保注意事項。本廠的救援專業隊,也是外單位事故的救援隊和社會救援力量的組成部分,一旦接到救援任務,要立即組織人員,及時趕赴事故現場。
啟動一級響應:出現事件分級中重大環境事件,所發生的事故迅速波及500m范圍以上區域時需立即啟動此預案,立即發布一級預警,撥打環境應急電話119、110、120,并立即通知環保局及地方政府,聯動政府請求立即派外部支援力量,同時出動消防車沿周邊喊話,大范圍疏散影響范圍內居民,特別是下風向的居民。
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程序見圖6-1。
圖6-1 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程序圖
1、各作業崗位停止作業,關閉相關的設備、電源,轉移現場可燃或易燃物品;
2、就近人員立即搶救或搜尋可能的受傷、被困人員;
3、發現者向值班室報告,值班室接報后立即向協議互助單位報警請求支援,并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4、立即通知公司消防滅火組,啟動滅火裝置,開啟事故應急池和消防水池,對各容器、儲罐等實施滅火措施;
5、火災爆炸有可能影響周邊企業時及時通報周邊企業,告知作好相應的防范準備;
6、遇火勢無法控制,著火罐有跡象發生爆炸或危及臨近罐爆炸時,及時疏散撤離所有人員。
一旦油漆、稀釋劑和油料(柴油、液壓油等)等發生泄漏事故,應做到:
1、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及時切斷電源,禁止火源,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應急處理人員進入現場進行檢查處理時,應佩戴防毒面具和穿著防護服,及時通知總經理和廠內突發事故領導小組匯報,撥打120,受傷人員送醫治療;
2、檢修人員在安全防護下進入泄漏現場進行堵漏,停止生產進行應急處理,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關閉廠區各排水閥門,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3、盡快處理泄漏油品,小量泄露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不揮發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收集進入環境事故應急池。大量泄露時,用沙子等構筑圍堰或者挖坑攔截產生的油液,并用消防粉沫覆蓋,抑制蒸汽災害,防止外流。堵漏作業成功后,污水必須進入環境事故應急池,處理合格后送往污水處理廠,以切實消除危險源對周圍環境的威脅;
4、一旦發生火災或爆炸,應急處理人員在做好安全防護的情況下立即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同時及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并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監視火勢蔓延情況,參照火災爆炸應急措施(6.4.1)進行處理,控制燃燒范圍,逐步撲滅火勢;
5、事故處理完畢后,應急人員應立即用木屑或沙土等將地面油漬等污染物吸附干凈,并將泄漏物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收集、存放及交由具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公司進行處理。對泄漏現場進行清理和收尾工作,確認不會出現新的泄漏或者污染情況后,方可撤離現場并準備恢復工作。
危險廢物指噴涂過程中產生的漆渣、廢油漆桶、廢稀釋劑桶以及沾染了油漆等污染物的廢報紙和廢罩布等。此類危險廢物由噴漆車間產生并直接放置在公司危險廢物暫存間內,后期委托泰安市泰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處置。
若危險廢物儲暫存間發生坍塌、火災等情況造成危險廢物泄露,及時撤離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切斷泄漏源,參照火災爆炸應急措施(6.4.1)進行處理,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若發現噴涂人員出現頭暈、惡心、目眩等類似中毒現象或確認發生甲苯、二甲苯含量超標事件時,現場人員迅速關閉危險源,將中毒人員迅速撤離現場,如情況嚴重時無法將中毒人員移離現場,未中毒人員應先緊急撤離。在撤離人員的同時,及時聯系應急救援小組開展救援工作,救援人員戴上防毒面具后進入事故現場進行救人和設備處理。將事故現場進行通風處理。被救的中毒人員則轉移在有新鮮空氣的通風處,根據中毒情況進行急救措施,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然后由后勤人員陪同送往醫院。
原料是環境風險物質,一旦發生泄漏,將導致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應做好預防措施,按規定裝運,裝車前確保容器無破損,運輸途中按規定路線行駛,不在居民區和人口密集區停留。運輸車輛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1、一旦發生泄漏,運輸車隊成立應急處置小組,立刻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 報警。報警時應明確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地址、危險化學品種類、事故簡要情況、人員傷亡情況等。
(2) 隔離、疏散:設定初始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
(3) 工程搶險: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災害發生為處置原則,應急救援人員應佩戴個體防護器材進入泄漏現場,實時監測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及時調整隔離區的范圍,轉移受傷人員,控制泄漏源,實施堵漏、回收、中和或稀釋等措施處理泄漏物質;
(4) 醫療救護:應急救援人員必須佩帶防護器材迅速進入現場,沿逆風方向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并視實際情況迅速將受傷、中毒人員送往指定醫院救治,組織有可能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的周邊群眾進行體檢;
(5) 洗消:設立洗消站,對中毒人員、現場醫務人員、應急救援人員、搶險器材等進行洗消,嚴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次生災害;
(6) 向周邊居民宣傳有毒化學品的危害信息和應急急救措施;
(7) 防火防爆:對于易燃易爆物質泄漏時,要嚴格控制非防爆電器設備、工具等易產生火花器具的使用,及時驅散和稀釋泄漏物,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發次生災害;
(8) 水體污染:對于危險化學品泄漏引發水體污染時,要及時通知沿岸居民和地方政府,嚴禁下游人畜取水,對水體進行監測,采取打撈收集泄漏物、攔河筑壩、中和等方法嚴控污染擴大;
(9) 大氣污染:對于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導致大氣受到污染時,需要立即通知地方政府,組織群眾疏散,對大氣進行監測,并采取有效措施,嚴控污染擴大。
2、火災應急處置
(1) 報警。報警時應明確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地址、危險化學品種類、起火原因、人員傷亡情況等;
(2)隔離、疏散:在交警幫助下,設定隔離區,封閉事故現場,緊急疏散轉移隔離區內所有無關人員,實行交通管制;
(3) 滅火:消防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根據運輸物質的性質采取滅火方式;轉移周圍易燃物質;
(4) 著火點撲滅并確認無其他繼發時間后,對泄漏區水體、土壤等進行監測,并在專家指導下采取措施進行修復。
項目廢氣產生環節與處理措施有:噴涂工序產生的甲苯、二甲苯和漆霧經水簾式漆霧凈化器+光氧催化凈化裝置處理后經15米高的排氣筒排放,其排放速率和排放濃度均可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的要求;各環節產生的焊煙均采用焊煙處理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因此該項目的廢氣排放對外界環境影響較小,一般不會產生大氣環境污染事件。
若噴漆車間廢氣處理凈化裝置發生故障導致漆霧等排放不達標時,應立即停止噴漆作業,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檢修,檢修完畢通過環保空氣測試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
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無廢水產生,廠內的廢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雜用水,且廠房內地面硬化處置,污水不會下滲。產生的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進入市政管網,其濃度均可達到泰安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要求。故本項目所排廢水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一般不會產生水環境污染事件。
項目廠區可能發生泄漏的儲存區地面應采取嚴格的防滲措施,并設有事故廢水收集系統。泄漏及火災事故發生后,事故廢水可全部通過事故廢水收集系統進入事故池,不會出現事故廢水外泄和漫流的情況,事故池體也做防滲處理。從而不會通過下滲污染周圍地下水,也不會通過地下徑流或地表徑流污染地表水。
發生泄漏事故時,要立即開啟事故應急池收集消防廢水和事故廢水,同時確保關閉污水排水口和雨水排水口的應急閥門,防止廢水、固液態廢物等進入下水道、地下水等,防止其污染周邊環境;泄漏的物料由構筑圍堰收集,回收利用或交由具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公司處置。應急結束后,對事故應急池中的廢水根據檢測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后再回用或是達標后排放。對事故產生的危險廢物,將其暫存于封閉容器或危廢暫存間內,交由具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1、中毒時的急救處置
1)吸入蒸汽中毒時,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場所,松開患者衣領和褲帶,冬季應注意保暖,送醫院治療;
2)沾染皮膚時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鞋襪等,用大量清水沖洗;
3)濺入眼睛時,用清水沖洗后,送醫院治療;
4)口服中毒時,應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用鹽水洗胃,送醫院治療;
5)急性中毒時為防止虛脫,應使患者頭部無枕躺下,掙扎亂鬧時,按住手腳,注意不應妨礙血液循環和呼吸,送醫院治療;
6)神智不清時,應使其側臥,注意呼吸暢通,防止氣道梗阻,送醫院治療;
7)呼吸微弱或休克時,應把傷者移至空氣清新處或無毒區,進行必要處置后或送醫院治療。
2、外傷急救處置
1)一般外傷:脫離現場,清除污物,止血包扎,需要時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2)骨折時用夾板固定包扎,移動護送時應平躺,防止彎折,送醫院治療。
3)遇靜脈大出血時及時綁扎或壓迫止血,立即送醫院救治。
3、醫院救治
1)個別受傷人員救援時,由所在部門派員在門口處接引救護車輛至現場;
2)協助救護車輛的入廠安全措施的落實;
3)多人受傷、中毒救援時,后勤保障組指揮協調派員接引與接洽,并派員跟隨;
1、事件發生后,在事件處理期間,由后勤保障部組織警戒,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2、事件處理結束后,事件發生部門、崗位實行警戒,未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批準,所有人員禁止進入事件現場;
3、事件現場拍照、錄像,除事件調查管理部門或人員外,需經總指揮批準;
4、事件現場的設備、設施等物件證據不得隨意移動和清除,搶險必須移動的需作好標記。
接到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報警后,應問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污染物種類、性質、數量,污染范圍、影響程度及事發地地理概況等情況,并立即通知各應急監測小組負責人,白天15分鐘(節假日40分鐘)內到位,晚上1小時內到位。由環保監測組迅速調出相關資料信息進行分析、監測并配合地方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應急監測工作。
(1)接到應急監測任務,啟動應急監測響應預案。
(2)了解現場情況,確定應急監測方法,準備監測器材、試劑和防護用品。
(3)實施現場監測,快速報告結果。
(4)進行初步綜合分析,編寫監測報告,提出跟蹤監測和污染控制建議。
(5)實施跟蹤監測,及時報告結果。
(6)進行深入的綜合分析,編寫總結報告上報。
(1)公司內部信息報告流程
公司內部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為6612626,事故車間負責人立即通過手機向生產部經理撥打報警電話,報警時要明確發生事故的裝置、部位、介質和時間,并根據事故級別啟動相應的預案。
生產部經理接到報警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查看事態情況。向副總經理電話匯報。報告的內容應簡明扼要,包括事故發生的基本情況、是否有人員受傷、已采取的措施和處置辦法等,二級預案(含二級)以上由副總經理匯報總經理。
- 外部信息報告要求及程序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經指揮部確認環境事件等級達到二級及以上后,2小時內初報。用電話直接報告泰山區人民政府,初報內容包括:發生事故單位名稱和地址,聯系人姓名和電話號碼,事故發生時間和預期持續時間,事故類型,主要污染物和大約產生數量,污染物可能影響的范圍及擴散方式,傷亡情況,可能波及人員、范圍,已知或預期環境風險,人體健康風險及接觸人員醫療建議等一些必要的信息。
- 向可能受影響企業通報及向外部單位請求支援方式、方法
①當環境事故可能威脅到公司外居民或外部企業時,指揮部立即向泰山區人民政府匯報,做好周邊群眾和企業人員的疏散工作,應急救援隊隊員協助周邊群眾做好人員疏散工作,將公司周邊人員疏散情況及時向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②公司一旦發生重大安全環保事故,在本單位搶險救援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指揮領導小組必須立即向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電話請求社會力量援助。
- 信息發布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經指揮部確認環境等級后,應急指揮部人員立即用電話撥打可能遭受事故影響單位的24小時值班電話或其他公司負責人手機,發出通報。
事件通報內容應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的范圍、警示事項、事態發展、防護措施及相關措施、咨詢電話、請求支援的方式等。
發布原則為:首先,指揮部應該充分履行信息發布的職責,實事求是,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第二,如果指揮部或者其他個人發布虛假信息,從而造成危害,那么,公司將追究其責任,嚴重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并追究造謠惑眾者的法律責任。
1、火源已得到控制、撲滅,現場檢查確認無殘余火種、熱源,無物料泄漏;
2、受傷人員已得到有效的救治,失蹤人員已確認查實;
3、現場事件設備、設施、建筑已檢查確認無危險隱患或可能發生次生危害;
4、泄漏物已得到控制,現場經檢測無有毒有害氣體。
當現場符合應急終止條件時,由公司應急指揮部提出解除建議,按應急響應級別,分別由現場指揮或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由指揮部負責發布并解除已經采取的有關措施。
如系啟動政府應急預案,則由政府應急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
1、繼續跟蹤進行環境監測和評估工作,直至其它補救措施無需繼續進行為止;
2、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消洗;
3、事件情況上報事項和需向事件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4、事件原因、損失調查與責任認定,制定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5、應急過程評價和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總結報告;
6、補充、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
7、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評估,提出修改意見并實施。
針對事故中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對人體、空氣、水體、土壤、動植物所造成的現實的可能的危害,應急監測組迅速采取技術措施進行事故后處理,防止污染危害的蔓延。
事故應急結束后,對事故現場所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進行統一處理。處理廢棄物和污染物過程中,盡量保護現場,不影響到事故調查。
應急過程中產生的消防廢水和事故廢水由事故應急池收集后,經應急監測組人員或其他環保工作人員進行水質檢測,對廢水進行中和等相關處理后回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
對事故中產生的不良后果積極進行處理,包括對現場破壞設施的及時維修,現場污染物的處理,傷亡人員安置,以及及時通過媒體向受到事故影響的當地居民發布有關賠償事宜。
及時清理現場救援物資,使救援物資及時歸位,消防設施恢復原來狀態。對事故中破壞的救援物資及時補充,破壞的消防設施及時進行維修,盡快恢復正常。
對在事故中受到影響的裝置設備進行全部檢修,消除因事故影響而存在的隱患。對未受到影響或影響較輕的裝置,進行檢查,在不存在事故隱患后,盡快恢復生產。
事故應急結束后,在生產副總的指揮下,組成事故調查小組,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分析事故原因、事故搶險過程和應急救援能力,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生產部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并及時修改,同時將總結評估報告報泰山區安監局及泰山區環保局。
公司建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隊伍,培訓一支常備不懈,熟知環境應急知識,充分掌握各類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措施的預備應急力量;定期組織環境應急實戰演練,提高防范和處置突發性環境事件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保證在突發環境事故發生后,能迅速趕赴現場完成搶救、排險、消毒、監測等現場處置工作。
公司內部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為6612626,方便報警,與有關方面及時取得聯系。職工移動電話配備率100%,可保障信息的及時傳遞。
各職能小組人員構成有變動的,由其上級機構作出人員調整說明,并及時補足人員,對于新入組的成員,組長要盡職盡責,將本小組職責說明,并做好小組內應急演練和培訓。
應急指揮機構及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積極發揮現有檢驗、監測力量的基礎上,根據工作和職責要求,加強危險品的檢驗、物資的儲備和監測設備建設。內部保障公司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如:防化服、乳膠手套、消防器材、檢測儀器、應急照明燈及其它物資,各種救護器材指定專人定期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以備急用。
日常運作保障資金,包括應急技術支持和演習等工作的資金,按規定程序列入部門預算。應急專項經費來源于公司安全環保投入專門賬戶,安全環保投入資金按規定提取,由財務部按月提取,并自覺接受上級管理部門的監督。
應急專項經費用于對公司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和處理,不準挪作它用,保證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專項經費由財務部管理。
綜合部負責落實與地方醫療衛生、職業病防治部門的聯系。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0538-8221120),落實醫療急救工作。公司設置急救藥箱,應急藥品若干。辦公室負責以上物品的及時更新,確保足額有效。生產運行部落實組織現場應急人員與醫療急救人員定期的醫療急救知識與技術的培訓。
預案啟動后由應急搶救組和后勤保障組配合,負責現場人員疏散、救護工作,并控制好現場做好治安保障工作。用彩帶設置警戒線,限值人員進出,避免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及危害波及區域;為事故發生后的單位和人員提供一切方便、避免因措施不當而導致人為事故或繼發性事故蔓延或擴大。在110民警到達現場后,主動說明情況并積極配合民警展開工作。
建立完善的環境安全指揮系統、環境應急處置、預警系統。配備必要的有線、無線通信器材,公司應急救援人員之間采用內部和外部電話線及對講機進行聯絡,應急救援小組的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確保本預案啟動時環境應急指揮部和有關人員聯絡通暢。
公司應定期開展應急救援培訓與訓練及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相關部門負責人都需參加應急培訓,參與接受過培訓的救援行動。
為保證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應急救援工作,不僅要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常識教育,同時進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根據公司的實際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如定期開設培訓班、講座、發放宣傳資料以及利用各企業內黑板報和墻報等,使教育培訓形象生動。
企業每年進行應急救援人員培訓,加強對各救援隊伍的培訓,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種規章制度。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內容包括如何識別危險、如何啟動緊急警報系統、危險物質泄漏控制措施、各種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佩戴與使用、如何安全疏散人群、介質危險特性、職業危害、自救、互救、事故案例和法律法規等。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綜合預案培訓、演練一年至少1 次,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培訓、演練每年至少2 次。并針對應急救援的方法和防護措施進行應急響應等專項培訓。每半年由事故應急指揮部組召開一次救援隊伍負責人會議,檢查上半年工作,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應急預案培訓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內容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教師、培訓人員、培訓效果、培訓考核記錄等。
利用一切機會和形式與地方行政機關部門協作(如走訪、座談、開社區居民大會、鄉村廣播、文藝宣傳等)向周邊人員進行危險化學品危害特性、發生事故后的應急救援措施及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
每年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明確分工和職責,掌握應急救援處理方法。制定應急預案的演練計劃,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同時應建立與地方環境應急機構的聯系,組織參與地方救援活動,開展相關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演練,達到檢驗預案、鍛煉隊伍、教育員工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也促進公司應急預案與泰山區應急預案的銜接和對應急預案的不斷完善。
(1)企業應不斷加強事故應急預案培訓與演練工作,模擬真實場景,每年開展一次廠級應急培訓及綜合演練活動,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對應急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檢驗。每季度為各班組隨機設定一個事故應急題目,以檢驗和鍛煉各值班人員及當班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2)各班組每季度開展一次單項(如滅火器等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培訓與演練活動。
(3)每次演練完畢,應由演練指揮部組織演習人員、評價人員進行總結,對演練情況進行評價,對應急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提出更切實際的演練方法,確定預案的補充和完善。
(4)演練的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項:制定演練計劃;編制演練方案;做好演練前的動員;開展分項演練;實施綜合預演。在每一次的單項演練和綜合預演后,均應根據演練的實況開展講評,做好總結工作,并根據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演練方案,以保證演練的成功。
(5)演練內容
①單項演練
防護器材的正確使用訓練,應按照有關規定正確選擇和安全使用。平時做好檢查保養,發生事故時應急使用。凡搶險或撤離事故現場時,禁止以過濾式防毒面具替代空氣呼吸器。
A、現場急救演練
每名搶險人員都必須學會現場搶救的一般知識,及時恢復傷員的呼吸和血液循環,是保證傷者維持生命的關鍵。如有中毒或窒息患者經搶救脫離現場后,應解開衣領、褲帶及妨礙呼吸的一切物件,保證呼吸道暢通。
當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操作步驟:使患者頭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氣,吹畢,使其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縮,然后松開捏鼻的手,如此有節律的均勻反復進行,保持每分鐘16~20 次,直到患者胸廓開始活動。
當心臟停止跳動時,用心臟復蘇術。心前區叩擊術:用拳頭叩擊心前區(拳擊的力不要太猛)可連續叩擊3~5次,然后觀察心臟是否起搏,否則應改用胸外心臟擠壓法。心臟擠壓法:將患者仰臥于硬板床或地板上,操作者在患者一側或騎跨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頭部,用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掌交叉于手背上,雙手用沖擊式,有節律的向背脊方向垂直下壓3~5cm,每分鐘十多次,擠壓時要當心患者肋骨損傷。胸外擠壓法堅持較長時間,一般不要輕易放棄。在操作過程中,必須密切配合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B、報警和通報訓練
演練前預先通知各部門做好準備,按照規定的信號逐個演練,報警信號、報警電話、手機等保持暢通。
C、各職能部門進入現場速度的訓練,急救器械等必須裝備齊全,以檢驗其應急水平。
D、洗消的訓練,主要是消除設備和環境污染。
E、有毒物質在空氣中的監測,化驗分析訓練,主要以化驗室為主。
F、消防訓練,主要是撲滅設定的火災演練。
G、交通管制,主要是人員疏散訓練。
H、事故危害程度估算訓練等。
②綜合訓練演練
通過各種訓練和演練,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救援隊伍能根據各
自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并消滅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A、首先由組長下達預備信號,由設定的事故部門向組長報告事故的具體情況,組長根據設定的危害程度,按應急救援預案內容實施救援。
B、搶險人員進入現場,查明著火地點的部位及原因,查明事故有無擴散范圍,提出具體的撲救措施。同時搶救傷員,根據風向標指示的風向、撤離可能造成的氣體污染,有毒氣體擴散區的無關人員應立即撤至安全位置。
C、消防人員和洗消人員首先采取滅火措施:控制火勢蔓延,想辦法切斷火源,當滅完火后,根據現場污染情況及時對設備、廠房及道路進行清洗、消除污染。在演練中應根據指揮部的指令隨時調整消防方案。
D、救護人員應立即救護傷員和中毒人員,根據傷員的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重癥患者及時送醫院救治。
E、搶險隊應迅速切斷事故源和排除現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事故擴大,同時對破壞的設備進行組織搶修。
F、領導小組現場指揮員應根據演練的進度情況適時調整部署,根據需要,請求社會支援。
G、全部演習科目結束后,領導小組應根據情況及時發出解除報警信號。應組織演習人員、評價人員進行總結,提出更切實際的演練方法,一線專業隊應提出意見和建議,根據演練情況修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H、演練的時間宜選擇在白天進行,并確保演練的安全。
(6)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中的注意事項:
①在演練過程中,各部門應讓熟悉現場的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一起參與。
②每一次演練后,企業及各部門應檢查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的內容,找出不足和缺點。檢查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A、事故期間通訊系統是否能運作;
B、人員是否能安全撤離;
C、應急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事故搶救;
D、能否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每年的三月中旬編制演練計劃,進行綜合演練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專項演練每年不得少于二次,要求全員參與。
獎懲按公司相關規定執行,出現事件,從重處罰,
在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部門和個人,應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 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
(2)防止或搶救事故災難有功,使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
(3)對應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在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給予處分,視情節分別作:警告、罰款、辭退處理;情節嚴重的,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其中,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⑴不按照規定制訂事故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 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事故災難真實情況的。
(3)拒不執行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
(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
(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的。
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及內容納入公司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1、危險物質
指《危險化學品名錄》和《劇毒化學品名錄》中的物質和易燃易爆物品。
2、危險廢物
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T298)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3、環境風險源
指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物質或產生、收集、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備和裝置。
4、環境敏感區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保護地,以及對建設項目的某類污染因子或者生態影響因子特別敏感的區域。
5、環境保護目標
指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中,需要保護的環境敏感區域中可能受到影響的對象。
6、環境事件
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生態系統受到干擾,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財富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7、次生衍生事件
某一突發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處置不當而引發的環境事件。
8、突發環境事件
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境事件。
9、應急救援
指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損失的措施。
10、應急監測
指在環境應急情況下,為發現和查明環境污染情況和污染范圍而進行的環境監測,包括定點監測和動態監測。
11、恢復
指在突發環境事件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12、應急預案
指根據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別、危害程度的預測,而制定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環境風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行動。
13、分類
指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對不同環境事件劃分的類別。
14、分級
分級指按照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對不同環境事件劃分的級別。
15、應急演練
為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根據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單項演練、綜合演練和指揮中心、現場應急組織聯合進行的聯合演練。
綜合部對應急預案負責制定與解釋,總經理、副總經理、生產部經理將審查或要求審查該程序。審查必須確定公司員工的保護,程序是否進行培訓和更新,是否執行程序。安全工程師和所有部門經理負責審查相關要求文件。
預案按部門規范性文件管理。應急預案由總經理組織起草和修訂。預案公布后,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每年評審一次,適時修訂部分或全部內容,原則上預案每三年更新一次。本預案在下列情況下要予以重新修訂:
1、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
2、組織機構發生改變時;
3、通過組織演練等實踐活動,發現有不適用地方時;
4、有新的危險源需要控制時;
5、上級部門認為有必要修訂時。
公司制訂的總體應急預案經補充、修改、完善后,須報泰山區環保局備案,并提交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意見;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檔案。審批、備案后,由公司總經理簽名在公司內發布。
本預案自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相關新聞
暫無數據
手機官網
泰安國力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山東泰安市徐家樓工業園
手 機:13905489968 13954886928
電 話:0538-6719968 6200543
傳 真:0538-6719968
郵 箱:sdglzg@126.com
copyright ? 2022 泰安國力重工科技有限公司